见因缘法,即是见佛的密意
来源:
时间:2011.06.24
《大般涅槃经》 复次善男子!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 【无常无断】即是【观照十二因缘智】如是观智是名佛性。 二乘之人,虽观因缘,犹亦不得,名为佛性。 佛性虽常,以诸众生无明覆故不能得见、又未能渡十二因缘河,犹如兔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善男子!是【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名为热病。何以故?能为热病,作因缘故。十二因缘亦复如是。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有因者,即十二因缘。 因因者,即是智慧。 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 以是义故。 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 识亦果、亦果果。 佛性亦尔。 善男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缘所生之法。 非因非果,名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无变。以是义故。 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无知无见,不可思惟,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以何义故甚深甚深? 【众生业行不常不断而得果报。虽念念灭而无所失。虽无作者而有作业。虽无受者而有果报。受者虽灭果不败亡。无有虑知和合而有。】【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始、终。 十住菩萨惟见其终,不见其始。 诸佛世尊见始、见终。】以是义故。诸佛了了得见佛性。 #p#副标题#e#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善男子!如蚕作茧自生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犹如拍球。善男子!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有人见十二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 一切诸佛以此为性。善男子!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以是义故。 【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尔时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佛与佛性无差别者。一切众生何用修道。佛言。善男子!如汝所问是义不然。佛与佛性虽无差别。然诸众生悉未具足。善男子!譬如有人恶心害母。害已生悔三业虽善。是人故名地狱人也。何以故?是人定当堕地狱故。是人虽无地狱阴界诸入。犹故得名为地狱人。善男子!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见有人修行善者名见天人。修行恶者名见地狱。何以故?定受报故。善男子!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是义故。我于此《经》而说是偈。 本有今无 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 无有是处《大般涅槃经》 【善男子!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不应假缘,如乳成酪者〕。 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言五缘成于生苏。当知佛性亦复如是。譬如众石有金有银有铜有铁。俱禀四大一名一实。而其所出各各不同。要假众缘、众生福德、炉冶人功,然后出生。 是故当知本无金性。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成佛。 汝言〔众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见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诸因缘未和合故。 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七【复次善男子。智者观业观烦恼已。次观是二所得果报。是二果报即是苦也。既知是苦则能舍离一切受生。智者复观。烦恼因缘生于烦恼。业因缘故亦生烦恼。烦恼因缘复生于业。 #p#副标题#e# 业因缘生苦。苦因缘故生于烦恼。烦恼因缘生有。有因缘生苦。[4]有因缘生有。有因缘生业。业因缘生烦恼。烦恼因缘生苦。苦因缘生[5]苦。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观。当知是人能观业苦。何以故。如上所观即是生死十二因缘。若人能观如是生死十二因缘。当知是人。不造新业能坏故业。善男子。有智之人观地狱苦。观一地狱乃至一百三十六所。一一地狱有种种苦。皆是烦恼业因缘生。观地狱已。次观饿鬼畜生等苦。 作是观已。复观人天所有诸苦。如是众苦皆从烦恼业因缘生。善男子。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其身体柔软细滑。见五相时极受大苦。如地狱苦等无差别。善男子。智者深观三界诸苦。皆从烦恼业因缘生。善男子。譬如坏器[*]即易破坏。众生受身亦复如是。既受身已是众苦器。譬如大树花果繁茂众鸟能坏。如多干草小火能焚。众生受身为苦所坏亦复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观苦八种如圣行中。当知是人能断众苦善男子。 智者深观是八苦已次观苦因。苦因者即爱无明。是爱无明则有二种。一者求身。二者求财。求身求财二俱是苦。是故当知爱无明者即是苦因。善男子。是爱无明则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内能作业外能增长。又复内能作业外作业果。断内爱已业则得断。断外爱已果则得断。内爱能生未来世苦。外爱能生现在世苦。智者观爱即是苦因。既观因已。次观果报。苦果报者即是取也。爱果名取是取因缘。即内外爱则有爱苦。 善男子。智者当观爱因缘取取因缘爱。若我能断爱取二事。则不造业受于众苦。是故智者为断爱苦、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观者。是则名为清净梵行。是名众生毒身之中有妙药王。如雪山中虽有毒草亦有妙药。】《大般涅槃经》【善男子。汝言因缘故涅槃之法应无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因有五种。何等为五。一者生因。二者和合因。三者住因。四者增长因。五者远因。 云何生因。生因者即是业烦恼等。及外诸草木子。是名生因。 云何和合因。如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