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置疑问答 (放生素食问答汇集2)
来源:上海寿安寺
时间:2011.07.11
问 :为什么要放生?
答 :华严经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虛空界不能容受。”简单地说,放生就是还债,还今生累世以来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要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有债必还,有罪必报的真理,今生我们所造的杀债已不可胜数,更何况累劫多生!思及自己通身杀业,不免惶恐愧怍无地自容,怎能不及时深深忏悔,力行放生以期偿还宿债。所以我们要积极地放生、救赎生命、偿还宿债,以期灭罪消愆,消除业障,对于学佛者可增长其成佛资粮。放生可长养自己的慈悲心肠,悲悯众生,视万物生命如己出,看众生如同自己的身生父母,如此则不复颠倒狂妄,不复再造杀业,不再积欠杀债,少受或不再轮回受报!
÷÷÷÷÷÷÷÷÷÷÷÷÷÷÷÷÷÷÷÷÷÷÷÷÷÷÷
问 :行善重要在心地上论,只要心善就好,何必戒杀呢?
答 :你所谓的善心,是为了自己的口腹之娱,而使畜生受到弥天之苦。天下凶毒之心,没有能超过这种心的了。请问,你的善心何在?孟子说:‘所谓人类,就是仁慈之意。’有仁慈之心,则不会杀生,杀生则非仁慈。天下断无好杀生的仁人君子。认为自己心地好,只是对内而已。比方说:一个老板对自己的员工非常友善,在待遇、福利方面都不亏待他们。就此而言,他是个好人,没错。但是,如果他能把公司的每月盈利拨出一小部分来资助社会上的不幸与贫苦人士,那岂不更好吗!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不随意伤害动物,的确难得。但,他的行为仅止于“戒杀”,未做到“护生”。再说,放生的目的,除了让动物免于生命威胁,更在于为它们授三皈依,帮助它们使它们与三宝结下法缘,种下将来究竟解脱证悟成佛的善因。这已经不是一般世俗的“心地好”可比。这是菩提心的生长。对我们自身和动物们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意义。
÷÷÷÷÷÷÷÷÷÷÷÷÷÷÷÷÷÷÷÷÷÷÷÷÷÷÷
问 :我是无可无不可,不一定非要戒杀,也不一定非不戒杀。反正我以无心来看待戒杀。
答 :以无心之心来戒杀,不一定有功德。而虽然无心,却杀了生,岂能无罪呢?譬如流寇盗贼,去抢劫别人的家,他的箭误中了你,你能原谅他的无心吗?
÷÷÷÷÷÷÷÷÷÷÷÷÷÷÷÷÷÷÷÷÷÷÷÷÷÷÷
问 :人心险恶,为什么要这样好心?放生也未必有好报。
答 :有些人曾经善良过,当过好心人,做过慈善事,但是仍然被最亲最爱的人伤害,跌到人生的最黑暗期。他们从此对人性失掉希望,认为还是自己可靠,不再信任任何人。也永不会再当好心人。好事?少来!没有利益的事,就没我的份!
生活的历练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所改造出来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却实实在在是每个人自身的体验心得。
但是,放生不应该被列入“不值得做的好事”当中。螃蟹可曾暗算过你?鱼鳖是否欺骗过你的感情?田鸡小虫它们有没有勾结起来对付过你?没有。所以你对它们好心并没有错。也许,重重摔过一跤的人,始终对一切外界动物包括人类都有所保留,担心现在对这些动物好,以后还是会被它们恩将仇报。这些人还是笃信“好心给雷劈”。其实,这是一竹竿打翻全船人的心态。难道全世界的人都伤害过我吗?难道在我的一生中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好心人吗?
一位高僧说过:佛菩萨只记得众生的善,不去记挂众生的恶。这就是为什么佛菩萨能自在。我们常常说某某人对不起自己,难道自己就没有辜负过他人?多数人一生中都曾经食肉,难道我们就对得起那些自己所吞吃过的生灵吗?凡人处事,切勿以偏盖全。人生并不是如此简单的。
人生本无常,每段遭遇都是学习的过程。不要那么快就让自己毕业,成为消极或过度乐观的人。并不一定是要勉强自己对人生重怀希望。平淡处之即可。好的去了,让它去吧!坏的来,来就来吧!不要执著。
其实正是因为人心险恶,一个受过伤害的人应该更能体会悲悯动物的身世,更应该去解救它们,让它们远离歹心者,处于太平之所在。
释迦牟尼佛多劫以来经历过六道的所有苦乐福灾,佛陀也没有对人性和世间绝望。难道我们的生活经验会比佛陀来得丰富吗?
÷÷÷÷÷÷÷÷÷÷÷÷÷÷÷÷÷÷÷÷÷÷÷÷÷÷÷
问 :现在我只是凡夫一个,自身已有无数业障等着我去消,又如何救度得了这么多动物?等我修行有所成就或成佛后吧!到时我具足了无上神通智慧福德佛力,如此必然可以化度它们。这样才对嘛。
答 :这种想法在学佛子弟中不算普遍,但仍有一撮人如此看待放生。他们认为,修行应该专注一意,放生会转移心志,影响修行的进度。简言之,怕分神。这些善信专心实修,实是可喜可赞。但是,要知道,修行是一条漫长艰辛的路途。不像投资,可以由专业的分析员来预测您会在投资后的第几年得到多少回报。并不是这样的。
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成为一个修齐十善、断诸十恶的守戒佛子,已非易事。更别说得证阿罗汉果等等殊胜成就。更遑论成佛,那更遥远。而在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里头,每个国家每个地方每个角落每分每秒都有生灵动物受难被杀或忍受不可细述的熬煎。学佛学慈悲,修行修菩提,如果真的不管那些受苦的旁生道众生,而继续我们的每日修行,继续满怀法喜地前去佛堂道场听闻上师说法,然后顶礼大礼拜,持咒念佛,大发忏悔,再与上师师兄们讨论学佛心得吗?这样算是如法修行吗?这样就对了吗?
我们从此地到修行成就还有多少时日多少辈子?这段期间要死伤多少生灵?我们扪心可痛否?
记得曾经有个老喇嘛,常在山间静坐。静坐时每次都见到蚂蚁们掉入溪水中,他每回都出手捞起差点被急流冲走的蚂蚁。他的弟子们知道这个情形后,都劝他老人家:「既然坐得如此辛苦,每次都要打断静坐功课来捞那些蚂蚁,为什么您不换个地方静坐呢?这样下去,老是分神,哪里会修行成就?」老喇嘛却笑答道:「你们说得没错。但是,你们要我如何一边念观世音,一边不顾蚂蚁的死活?我明明就知道它们已经落入水中,即将死去啊!」我们总不能等到自己成为大亨富翁后才来捐款做慈善吧?若真是如此偏差修行,那等着我们救度的众生早就排满六道喽!不是吗?
÷÷÷÷÷÷÷÷÷÷÷÷÷÷÷÷÷÷÷÷÷÷÷÷÷÷÷
问 :畜生道众生,是因前世所造恶业受的果报,报尽才能身死,再依其业力投生;如此说,我们先将它杀死,免其受苦受罪,使之早日投胎不亦善乎?
答 :众生善恶之业,皆非一端,假若有相,可塞虚空,安得遽云报尽。众生之死,只是一次寿尽,后仍连续,早日投胎,还是恶道,何能免其受苦?此真扬汤止沸,抱薪救火之计也。
÷÷÷÷÷÷÷÷÷÷÷÷÷÷÷÷÷÷÷÷÷÷÷÷÷÷÷
问 :书经上说,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类是万物之灵。所以我认为上天生长了这么多的畜生类,就是为了要养育人的。为什么要禁止不杀生呢?
答 :既然你知道天地是万物的父母,那就应当知道万物是天地的赤子。赤子之中,如果有强壮的欺负弱小的。有高贵的凌辱低贱的,做父母的一定是非常不乐的。如果你吃畜生的肉,就认为是上天以此来养育你的话。那么虎豹吃人肉,蚊虻吸人血,是不是说上天生人类,是为了养育蚊虻虎豹的呢。
÷÷÷÷÷÷÷÷÷÷÷÷÷÷÷÷÷÷÷÷÷÷÷÷÷÷÷
问 :既然如此,那为何上天不显示报应,以禁止人类杀生呀?
答 :上天当然禁止杀生,所以经常显示杀生的果报。只是愚蠢的人不知其间的道理,所以仍照样杀生。而有智慧的人虽然知道,却仍然故意去犯,老天爷也莫可奈何呀。
在咸丰年间,全椒县有位居民晚上睡觉时,梦见天神告诫他说,有军队马上就要来了,不戒杀的话,绝对难逃一死。他惊醒过来,率领全家大小,焚香发誓要永远断除杀业,大家都遵从。其中只有一位妇女不同意。她说:‘这只不过是梦而已,不值得相信的。’几天之后,军队果然来了,他们全家都逃出去。只有这位妇女,由于恋家的缘故,比别人走得迟些,结果就被杀了。
÷÷÷÷÷÷÷÷÷÷÷÷÷÷÷÷÷÷÷÷÷÷÷÷÷÷÷
问 :上天既然厌恶人类杀生,那就应当使畜生血肉的味道,变得很臭恶恶心才对呀。如此一来,普天之下,自然人人都戒杀而不敢吃畜生血肉了,这样不是挺好的吗?
答 :禽兽血肉的味道,上天是认为很臭恶恶心的。世间的人吃了觉得是美味,就好比厕所的蛆,贪吃粪便一样,这是习性而自己无法觉察出来。譬如前世做猫的人,当时心心念念就想著要捉老鼠来吃。前世做鹤的人,当时一心只想吞蛇。现在今世为人,就不会想吃老鼠或蛇了。可见是那一种躯体,就具备那种躯体的嗜好。嗜好的不同,是由于业力与因缘之故。而业力与因缘的各不相同,又是因心而起的。人的心如果和天的心一样,自然会觉得血肉的味道,实在是很臭恶恶心的。
÷÷÷÷÷÷÷÷÷÷÷÷÷÷÷÷÷÷÷÷÷÷÷÷÷÷÷
问 :我不杀它,它也会杀我!你看老虎啦、鳄鱼啦、鲨鱼啦那些凶残的野兽,你不杀它们,它们也是吃人啊!
答 :杀生,有时好像是逼不得已哦?听来好像很有苦衷哦?
曾经听过有些人说:鱼翅可以无愧于心地大吃狂吃。为什么呢?鱼翅取之于鲨鱼身上。鲨鱼是吃人的浑蛋,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吃它们?这些实在是绝顶愚蠢的论调。打个比方:有个老婆婆性格极度古怪,不喜欢陌生人来她家。谁来她就拿刀砍谁。不过她足不出户,从来不离开家门。只要不主动送上门,就没事。可是她楼上有个更怪的邻居。偏偏就去招惹她,还杀了她。问他为什么杀人。他回答说:反正老婆婆也杀人如麻,我不杀她,她也会杀我啊!但是老婆婆是不走出自家的。那个邻居只要继续他日常的生活,不去理老婆婆,哪里会被她所杀?
同样的,难道鲨鱼会走出大海,干游到大街上吃人吗?难道老虎会跑出深山来吞食人类吗?请问,到底是人类吃的鱼多呢?还是鱼吃的人多呢?到底是老虎吃的人多呢?还是人杀的老虎多呢?人类虽然智慧超然,感情丰富。但是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欲望。总是在逃避,总是在编造借口、苦衷、原由和一连串的道理。都说害虫猛兽是该杀的。那兔子呢?鹌鹑呢?田鸡呢?龙虾呢?鸽子呢?鸡鸭呢?它们是凶禽猛兽吗?它们会杀害吞食人类,使万物之灵濒临绝种吗?
这些代代相传的借口已经变成一道坚固不坏的老招牌。所以,放生之难,实在于此。
有勇气和智慧打烂这道老招牌,才能做一个放生行者。人类总喜欢说“顶天立地”。就是顶天,“顶”得很多鸟类窒息身亡。就是立地,踩死了太多地上生灵。其实,顶天立地还不如“爱天护地”,慈悲一切生灵,如此便已足够无愧于“万物之灵”的头衔了。
÷÷÷÷÷÷÷÷÷÷÷÷÷÷÷÷÷÷÷÷÷÷÷÷÷÷÷
问 :三宝弟子如果杀生才算破戒,才有罪过啊!我是自由论者,无神论主义者!我杀生哪里会有什么因果?
答 :那我请问电脑博士也是无神论者!他也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顶尖知识分子啊!可是如果他因为私欲而杀害任何一个人,那请问他有没有罪呢?请问他要不要坐牢?会不会有被判死刑的可能呢?
你可能会说,这社会是有法律的嘛!杀人当然犯罪啦!可是要是杀的是动物昆虫,那有什么要紧?禽兽和人,分别可大喽!
分别?的确有分别,而且这分别真的非常大。人杀人,顶多杀一两个,能杀多少呢?而人杀动物,就不同了!可以一整群一整堆一整笼一整网地屠杀!杀一百个也只是小动作!要真的放手去杀,何止千万条命呢?
不过主要的分别还在于杀生的果报。有的人杀人,因为精心策划或侥幸透顶,能够逃过法网,不必坐牢被定罪。这些“幸运”的杀人者便自以为吉人天相,永远都如此吉星拱照,可以再胡作非为,无惧法律制裁。而他们也可能富贵一生,无疾而终。其他的人看来,都觉得没有什么因果,认为老天不公平。坏人居然可以善终,那做好人干嘛?
我们为人处事,断不能眼光短浅。各人因果不同,各有各的三世,也就是:过去世、现世以及未来世。杀人者因其过去世的因缘,所以今世杀人。而也因为过去世的善因在今世结果、而同时今世杀人的恶果未成熟,因此他这一辈子还没遭受到什么恶报。注意!是“还没有”,不是“没有”。一旦善果结束,恶果成熟,他就会承受自己应有的果报。他将轮回三恶道中,受千劫饥渴饿累之苦,受地狱无尽刑罚,或转生为动物,坐以待毙,受千般苦楚。这些都是我们所看不到的。
我们人类常自以为智慧超群,博学天文地理,有什么是自己不明白的?其实我们所学的科学都只是世间学问,世间学问再高深,我们再怎么渊博,都毕竟是凡夫,拥有的只是一双肉眼。
这里做个小实验。用你的手掌遮住你自己的视线,请问,阁下还看不看得到眼前的事物呢?虽然有的人在自己被蒙住双眼的情况下还能凭其特异能量探测出外界的事物形相。但是他们要做到这点也还是需要集中心志,发运功力。每每在拆除纱布后,他们都显得精疲力尽。如果要他们常常如此发功,相信他们会短命十几年!想想,一只手掌就可以让我们看不见眼前的东西。我们的肉眼又有多大能耐?要怎么看清自己的因果,已是天大难题,更休想看得到别人的未来世。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以目前所见的一切来判定这个坏人没有承受果报,那个好人无辜遭殃。
很多人认为因果是无稽之谈,其实因果也是逻辑,但它是出世间的逻辑。不相信因果的人,多数都是因为他们将因果联想到“神”啦“宗教”啦那里去了,因此觉得因果是迷信过时之说。若深论之,因果根本无关神佛,它只跟一样东西有关系。那就是你我。你我的心和身,促成因果。所以什么果报其实都没有任何主宰者,不是有一股超自然的力量在给一个人祸福。因果业报的主人是你自己。
种瓜得瓜,你想得到什么结果就种下什么。在你决定种下什么之前,请先请教自己,到底你将要种下的,会结出什么果来?
因果并不是如此容易了解,所以在我们未能深知因果之前,如果不能完全相信,至少也不应完全否定。
现代人讲自信,这很好。没自信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但是,有时太相信自己,而全盘否定自己所不相信的,也是一种极为可笑的迷信。
生命与宗教信仰无关。杀生是夺取性命的意思,是一种违反生灵和平的恶行。杀任何动物,都必须坐牢。这里指的“牢”,是因果业报的牢。轮回六道的牢。
÷÷÷÷÷÷÷÷÷÷÷÷÷÷÷÷÷÷÷÷÷÷÷÷÷÷÷
问 :畜生被杀被烹煮,是它们自己罪业难逃。纵然我不杀它,也还是会有人杀它呀,所以杀它们有何损害?
答 :畜生自己的罪业固然不可能逃脱,而我们自己的罪业,难道不能逃吗。如果你以为畜生罪业该死不可逃,你因此而杀它,那么你就和它一样,同样受不可逃之罪业了。彼此相食相杀,有它必然的因果道理。而人处于可以逃脱的处境,为何不想早早逃脱呢。
÷÷÷÷÷÷÷÷÷÷÷÷÷÷÷÷÷÷÷÷÷÷÷÷÷÷÷
问 :关于放生,佛经中有哪些开示?
答 :
●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
放诸生命…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 契经
戒杀放生,得长寿报,又戒杀放生,
可解怨释结,长养悲心,润菩提种。’
● 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
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
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
● 梵网经菩萨戒—杀戒:
‘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婆罗夷罪。’
● 梵网经菩萨戒—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 正法念经
‘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
● 分别善恶报应经
‘何业获报长命?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离自无杀,二、离劝他杀,三、离庆快杀,四、离随喜杀,五,救刑狱杀,六,放生命,七、施他无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饮食,十、幡灯供养。如是十种获长命报。’
●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
‘当遵慈仁。普惠恩及群生,
视天下群生身命,若己身命,
慈济悲愍,恕己安彼,道喜开化,
护彼若身,润逮草木,无虚机绝也。’
● 大智度论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
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 弥勒菩萨偈
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
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
问 :历代祖师大德对放生有哪些开示?
答 :
●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随陈时代,大师见临海渔民捕鱼杀生,大起慈悲,以衬施买临海渔沪一所作放生池,兼为渔民讲经说法,渔民闻法后率皆改行转业,好生从善,并献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三所,达三四百余里,全部作为放生池,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大规模放生,所救活的物命数以亿万计,现在的西湖,就是大师当年所创的古放生池。
●永明大师
永明大师相传为阿弥陀佛慈悲示现,五代时大师为余杭县库吏,常常因救急以库钱买鱼虾等物命放生,后因监守自盗罪被判死刑,行刑前大师态度从容,面不改色,国王很奇怪便询问他缘由,大师回答:‘我因为放生,救活的生命数以千万,趁此功德,正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怎能不欢喜呢?’国王敬重大师德行,便释放了他,大师自此出家为僧,念佛修行,得道证果,后世遵为莲宗六祖。
●慧能大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自得五祖弘忍大师黄梅心印后,为躲避同门兄弟的迫害,逃亡江南,隐姓埋名,乔装平民,隐居于猎户群中。猎人交待大师守网,大师慈悲为怀,见被擒被抓的狼獐鹿兔等等猎物,莫不设法为之放生,这样放生放了十六年,救活的物命不可胜数,并且感动了猎户,放下屠刀,改行向善。后大师坐曹溪道场,大兴禅宗,道播神州!
●寒山/拾得大师
寒山问拾得:放生可成佛否?答曰:诸佛无心,惟以爱物为心。人能救物之苦,即能成就诸佛心愿矣。故一念慈悲,救一物命,是一念观世音也。日日放生则慈悲日日增长,久久不息则念念流入观世音大慈悲海矣。我心即是佛心,焉得不成佛乎!故知放生因缘,非小善之所能比。凡我同愿,宜广行劝勉,善令群生同归悲化。
(寒山大师相传为文殊菩萨示现,拾得大师相传为普贤菩萨示现。)
●志公禅师
梁武帝问志公禅师:‘放生功德如何?’
答曰:‘放生功德,不可限量。经云: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只因迷妄因缘,遂使升沉各别,以渠生死轮回互为六亲眷属,改头换面不复相识。若能发喜舍心,起慈悲念,赎命放生者,现世保病延生,未来当证菩提。’
放生颂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令 放生观音慈 放生普贤行
放生无忧恼 放生少病疾 放生嗣胤昌 放生官禄盛
放生免三灾 放生家门庆 杀生与放生 果报明如镜
(志公禅师因果录)
●遵氏大师(慈云忏主)
遵氏大师晚年主持杭州昭庆、灵山等寺,讲经弘法,宋真宗赐号‘慈云’,大师曾以天台智者大师放生的故事,告诉州判王钦若,并请他奏准以西湖为放生池,获朝廷准许,下令西湖为放生池,禁止一切渔获捕猎,重现智者大师时代放生风范!
●佛印禅师
贪他一脔脔还他 古圣留言终不伪
戒杀念佛兼放生 决到西方上品会
(戒杀文)
●真歇禅师
人之生日到来 应当持斋戒杀 或是买命放生 或是诵经念佛
修桥砌路煮茶 随意奉行善事 报答生身父母 乳哺三年大德
(庆生报本戒杀文)
●莲池大师
‘疾病之由,多从杀生中来,故偏重放生也。’
(径中径又径 精持门)
‘戒杀之众,善神守护,灾横消除,寿算绵长,子孙贤孝,吉祥种种,难可具陈。若更随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当随愿往生,永脱轮回,入不退地。’
(普劝戒杀放生文)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
‘放生非独佛教,儒中君子无不奉行。’
‘诸放生者,或增福寿,或延寿算,
或免急难,或起沉痾,或生天堂,
或证道果,随施获报,皆有征据。’
‘普劝世人随所见生命发慈悲心,是捐舍世财,作斯方便。’
‘若无财者,只发慈悲心,亦是福德,或劝他人放生,或见人放生,赞叹随喜,增其善念,亦是福德。’
‘放生不杀,与物无冤,非惟安乐今生,以此善根,当来之世,长寿永福,乃至成佛,万类有情,倾心归附。’
‘心大德深,其事何验,盖利他者菩萨之行也,以此行门助修道业,譬如船得顺风,必能速到涅槃彼岸矣。净业三福,慈心不杀实居其一。今能不杀,又放其生,既能放生,又以法济令生净土,如是用心,报满之时,九品莲台高步无疑。普劝世人,幸勿以我德薄人微。而不信其语也。’
(放生文)
‘今更立简易一法,佐使并行,不拘时日,见即买放。于某月下书某日放生若干,巨生以个数计,细生以觔数计,岁终总算,存以自考。’
(巨生如鸦雀龟鳖及大鱼等, 细生如虾螺蛙蛤及小鱼等,积功累德,当知果报不可思议。)
(放生图说)
放生颂
(书放生卷后)
人既重其生。物亦爱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
放生怨结解。放生罪垢净。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嗣胤昌。放生家门庆。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
放生悟无生。放生生死竟。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
(放生图说)
放生偈
上帝好生。下民伤生。
舍财救生。图财捕生。
繇二念生。故有众生